数智融合,赋能理想课堂新生态——苏州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验基地活动 暨江苏省梁文洁网络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苏州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验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以素养导向与数字化学习为纽带,数智融合,开展新型教与学研究,赋能理想课堂新生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于2024年5月28日开展了“数智融合,赋能理想课堂新生态”的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验基地活动暨江苏省梁文洁网络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六位老师提供了课例研讨。
景城学校的陆泉萍老师执教的《走进数的世界》一课,巧妙地利用数字化工具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界限,带领学生们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历程。借助动态的多媒体演示,抽象的数概念转变为直观的动画和互动模型,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构建起对数的初步感知。
文景实验学校的邹友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利用希沃白板,引领学生动手绘制长方形和正方形,边操作边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直观感受边长和角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图形属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理解。
星洋学校的吴方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巧妙地运用数字化工具激活了分数概念的学习,学生亲自参与分数的构建活动,拖动图形分割线,亲手“创造”不同的分数,这种互动体验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即时反馈技术,学生能立刻验证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错误之处也能得到即时解析,加速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实小的赵宝韵老师执教的《线段的初步认识》课例,学生在屏幕上直接绘制、测量并比较不同线段的长度,这种即时操作体验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特别是在探索线段的性质时,学生们利用数字尺子和虚拟放大镜功能,自主发现并验证了线段的基本特征,学习过程变得主动而深刻。
仁爱学校的张丹老师和二实小的赵雪艳老师一起执教了融合课《山田家的气象报告》。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将绘本阅读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创造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跨学科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的动态天气图,配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增强了学生的视觉与情境体验。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动手制作家庭心情气象图,实现了知识的实践应用与情感教育的双重目标。这堂课成功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同理心的发展。
随后,老师们齐聚报告厅,一起聆听了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赵卉老师《教智融合:云端一体化的新型教与学》的报告。赵老师清晰地描绘了在教智融合背景下,云端技术如何成为教育转型的强有力推手,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物理界限,构建了一个无边界的学习环境。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网络名师工作室不仅搭建了教育者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实践基地,共同推动着“数智融合”教育新生态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加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正如梁文洁副校长所言:“数智融合不是终点,而是让教育更加人性化、高效化的起点。”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更多智慧课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滋养着孩子们的数学之树茁壮成长。
撰稿人:倪丹丹
照片:单亮亮、倪丹丹
一审:倪丹丹
二审:苏学良
三审:陈汉珍、梁文洁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