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 实践研究 学习汇报
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
实践研究 学习汇报
研究思路
本课题从数学学科课堂入手,逐步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确确实实地展开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将根据实验情况采取如下科学实验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
研究创新点
1.思维可视化工具丰富了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规律出发,关注教学内容和图解方式的匹配度,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造力和创新力,通过本研究,能形成一套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和体系。
2.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立足于深度学习理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建立知识架构,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研究工作开展初期采用此方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培训等各种形式反复、深入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国内外最新教学研究的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方向。
(二)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此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三)调查研究法
通过观察、问卷、座谈等方式,有计划地了解各阶段的研究状况,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课例,认真剖析、反思。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分析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取得的经验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吸收“思维可视化”有效性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不同学段有效性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理论学习,分析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或自我反思后的行动跟进,不断调整研究措施,探索最佳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策略研究的建构规律。在撰写科研论文、个案研究、相关课例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不同阶段的实验研究成果。
(四)经验总结法
在进行阶段总结时采用此方法。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法,并适时进行归纳与分析,既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21.11—2022.5):选择和初步论证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发布。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课题成员;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成立课题研究核心小组,对课题总框架进行设计;确定课题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分解。
(二)实施研究阶段(2022.6—2023.6):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
根据研究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定期召开研讨会。实施阶段又可细化分为以下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文献和实践研究(2022.6—2022.7)。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课例研究等方法,从儿童的思维特点出发,以“思维可视化教学”为途径,进行各子课题不同年段的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思维可视化”教学相关研究资料的对比分析、筛选提炼,学习国内外先进研究方法,梳理确定“‘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并以此为研究纲领,有序开展。
第二阶段:重点研究点突破(2022.8—2023.6),有序、有重点开展子课题研究。阶段中,课题组将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分别开展对数学课堂的观察、教师及学生访谈、课例研讨和反思。随后,以核心组成员牵头,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总结,开展论文写作、教案设计和课堂实践,总结出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思维可视化教学经验,积累资料和成果。
(三)总结阶段(2023.7—2023.10):总结成果、提升理论价值课题结题鉴定。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报告。
1.研究报告
邀请专家指导,进一步细化“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的教学设计策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实践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报告”。
2.撰写论文
以课题组核心成员为先导,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撰写“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相关论文,并请专家老师鉴定,提出修改意见。
3.教学案例
总结、完善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资料等,形成教学案例。
具体参见下面流程图: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